kaiyun入口“880元三件衬衫;5800元,两套西服三件衬衫加领带套餐,所以很多的商务人士选择定制服装,而不去商场选购。”7年前就在上海开始定制服装业务的董伟达告诉记者,原本只是想在杭州打打品牌,抱着保本的心态来开店,结果第一个月就赚钱了。“可能是因为物价上涨较快,随便买件衣服都要好几百,相比较之下,私人定制业务可以享受到更多的服务,也更经济实惠,体面还省钱。”操着一口粤语口音的董伟达对记者说。
“我第一次进去一看这个价格,就问他们是否质量很差。试着定了一套,发现跟商场的高端品牌差不多,考虑到商场动辄上千的价格,我便花了5000多元把一年的衣服都定了,男人一年两套西装刚刚好。”林先生是第一个向记者提起这种消费方式的人。他在杭州有一家自己的设计公司,规模不大,对他来说,洽谈业务时西装衬衫是必须的,“你知道搞设计的人还挺挑剔,可是大商场的名牌,还是有些吃不消消费的。”
像林先生这样年收入在二三十万元以内的中产们是董伟达的主要客户,“不包括其他大规模的工作服订单,散客来订制的一个月有20多万元的营业额。”董伟达告诉记者,这样的销售额已经远远超出了预期,每天几乎都能成交几单业务。
相比董先生的店,杭州大厦B楼的恒隆洋服面对的是更高端的客户群,虽然一套西服的价格在3500元至上万元不等,但是记者了解到,最近这家服装定制店的订单已经排到了年后。恒隆洋服店经理告诉记者,“现在要求年内拿货的客户(我们)都回绝掉了,其实3000多元一套西服并不算高价,按照杰尼亚3万元左右一套的价格,这个价格更受中产阶级的青睐。”
记者在这家店采访时,不到30平方米的专柜就被三拨客人挤满了。一位来自宁波的先生告诉记者,已经在此定制了不下10件。
“其实中低端的服装定制在上海已经进入白热化的竞争阶段。”7年前董先生去上海开店时,定制服装的产业并不火热,“一般都开在宾馆的楼下,方便入住的商务客人定做。”董先生告诉记者,现在他在上海有8家定制服装店,同时,定制服装的服务在上海也是遍地开花,正因为常常遇到一些来自杭州的顾客,所以开始寻思往杭州发展。
事实上,这样的定制业务最初来自香港。在上世纪70年代,董伟达还是一家定制服装店的学徒,“上世纪80年代的香港,这样的定制服装是最兴盛的,几乎每一家星级宾馆都有服装定制店,那个年代我们这些所谓的裁缝必须会三种以上的语言,我学的是日语和英语,在从英国到日本和美国的游轮上做过两年的服装定制服务。那几年认识的日本客人就超过5000个,每年去一趟日本,上门给其中的一些客户定制,就可以一整年休息了。”
“但是上世纪90年代开始(香港服装定制)便走向没落了,而这个时候内地相关市场却刚好是起步阶段。”董伟达说,现在上海的服装定制业务已经很普遍,“像《百家讲坛》的钱文忠教授已经在我店里定了不下20万元的服装,这样的客人是主流。”
在他看来,目前杭州正处在定制服装的起步阶段,这样的中端消费正在悄然成为一种体面又不奢侈的生活方式。“像杭州世贸酒店里就有一家西服定制店,这和传统的裁缝铺相比有了本质上的飞跃。”
但记者了解到,杰尼亚最初做的是面料生意,目前杭州比较正规的西服定制店都会备有杰尼亚的面料,“虽然杰尼亚的面料很贵,但即使是这样,(用它的面料定制服装)也比去杰尼亚专柜买成衣要便宜一半以上,1万元出头可以搞定了。”董伟达说,很多服装定制店用的就是大批量进口面料。
“因为我们直接面对面料商,从意大利或者其他国家进口,毕竟这样的面料成本要比去品牌店买现成服装节约很多。”杭州大厦恒隆洋服店经理说,一套服装的价格主要取决于面料的来源,一般意大利的面料都属于高端,如果采用的是成本相对较低的国产面料,定制服装的业务完全可以成为相对低端的消费方式,会被越来越多的中产们所接受。
“目前杭州的主流消费观念还是品牌化的,觉得穿上的衣服有牌子才行,但未来肯定是对品牌的淡化。”董先生认为这样中低端的私人定制服务将会成为一种趋势,“感受面料和量体裁衣实际上是比较经济和实在的消费方式。”
林先生说,如果价格与商场品牌相当,他更愿意选择这样的定制服务。记者徐秀雰文并摄
深圳服饰有限公司一家集品牌女装 男装 童装 中老年装 批发及加盟于一体的大型专业品牌服饰折扣公司,成立于2005年,在长期的公司经营中,和客户形成了良好而坚定的联系